9月26日上午,“问道广州为衣裳”主题沙龙在TIT产业园举行,希音、阿里、亚马逊、省纺、深衣集团、中大布匹市场、派速捷、易海创腾等20余家头部跨境电商平台、服装企业、生态链服务机构共聚广州进行交流,围绕推动广州服装产业赋能升级、借助跨境电商“东风”扬帆出海、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等方面,共商行业发展新征途。今年1-8月份,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超1500亿元,纺织服装大类商品出口348.3亿元。
解码广州“千年商都”服装产业有多牛
广州,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,早在1000多年前,世界各地的人们就慕名而来进行贸易交流。而广州的服饰,也是一部历经千年的“华丽”叙事,从海上丝绸之路、到改革开放之路,再到“智造创新”,始终跟随时代发展的浪潮。从十三行的丝绸华彩,到沙面的洋装风韵;从中大布匹市场的人流涌动,到数字时尚的云端跃动——广州服装业,如一根“绣花针”串起商都商脉,织就千店万亿的时尚锦绣。
据统计,目前广州拥有187家服装专业批发市场,超过3万家服装企业,培育了3000多个活跃品牌,形成了汇聚平台、卖家、物流、园区、支付、营销、海外仓等全要素服装贸易生态,构建起一个快速响应、自我迭代的“雨林式”跨境电商生态。希音、速卖通、歌莉娅、骆驼集团、全量全速、深衣集团、卡佩西等多个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和企业,借助广州服装行业高效便捷的供应链实现了快速发展。2024年广州纺织服装大类商品出口460.9亿元,成为万亿外贸中的重要支撑。
实现“千里奔赴”的产业“诱惑”
“做服装为什么是广州”,这是本次沙龙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。一件成衣的诞生,需经历设计、选料、裁剪、缝制、质检、包装等多重环节,环环相扣,只有完善的供应链,才能筑起千亿产业的根基。广州作为全球服装产业重镇,已形成“专业市场为神经中枢,超强供应链为躯干支撑,设计与营销为双翼驱动”的成熟体系。在海珠、番禺、增城等地,大小工厂自然分工、各擅胜场:有的专供针织,有的主攻梭织,有的专注牛仔,形成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。这种“低成本、高柔性”的模式,契合瞬息万变的时尚潮流。比如在中大门布匹市场,七大功能板块联动3000家商户、3500名设计师,以及6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、500多家制版工作室等全产业供应链资源,打通“从一块布到一件衣”的全流程。
中大门销售实景
广州服装产业链是一个基于历史积淀与包容发展的聚合生态,优势不仅在于单体巨头,而在于“楼上楼下、左邻右舍”街坊式协作,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协同默契。在本次沙龙上,深衣集团合伙人分享了广州“货拉拉10分钟服装生态圈”的诱惑,因为广州服装产业的高效性,他们跨越了千里从上海转战到广州扎根,开始了大码女装的创业之路。
使用吊挂系统等新设备的希音供应商工厂
本次沙龙上,希音集团发布全新的“数字时尚·优质广品”出海扶持计划,吸引了众多供应商和平台卖家的目光。该计划囊括5大举措,投入亿元从技术创新、人才培养、品质店铺、品牌孵化到基建支持等多方面全方位提供资源支持,通过“自主品牌+平台”双引擎模式,对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持续赋能,助力广州打造全球数字时尚高地;并将利用其平台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,推动广州优质产品与品牌出海。同时,多家企业代表倡议打造跨境电商服装生态圈健康发展联盟,进一步发挥广州服装产业优势,开拓全球蓝海市场。
注入“千万资金”政策支持的“背后”
目前,广州已汇聚平台、卖家、物流、园区、支付、营销、海外仓等全要素服装贸易体系,构建起一个快速响应、自我迭代的“雨林式”跨境电商生态,推动广州服装贸易已从“产业聚集”升维为“生态协同”。派速捷有关负责人表示,作为一家专注于海外仓的企业,近年来加强与出海企业的对接,保障好“服装出海的国际旅行”,通过全球海外仓布局让“快时尚”更快起来。
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市各个部门从政策支撑、龙头培育、生态营造、通关便利化等方面,多维度保障支持服装产业顺利出海。全市形成了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园区、龙头企业、海关特殊监管区仓租、海外仓、品牌出海“五位一体”财政奖补举措。近两年来,累计评选10家“麒麟”企业、10家“品牌出海”企业、近70家品牌出海优秀案例,累计支持金额超过7000万元。希望有更多的跨境电商企业能够与广州服装产业结缘,携手共同“闯世界”。
沙龙活动现场
近年来,广州跨境电商发展迅速,连续三年在商务部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中获得“第一档”。持续赋能服装产业等传统产业带,为其迈向世界插上了“翱翔的翅膀”,今年共举办16场“跨境电商+产业带”系列活动,覆盖企业超5000家次,场次规模居全国前列。创新动作频频,跨境电商退货合包、打通带电货物本地出口、建成白云机场安检+海关查验“双前置”城市货站、落地首票出口海外仓(9810)“离境即退税”业务等首创性举措,有力地保障了服装产品顺利出口。